-
中华中心论不再重提,西方中心论必须结束
今天的世界,西方的全球霸权已开始解体,五百年一次的大变局正在发生,那些支撑了西方全球霸业的“精神武器”也都将失去效力。拆解掉虚假的“西方中心论”,还真正的历史以本来面目,这也是中国学界当下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全文]
-
上百网店售卖“主编席位” 最贵2.6万最便宜5500元
据《北京青年报》1月2日消息,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 围绕着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全文]
-
韩春雨再调查:河北科大避谈学术评议 被指曾组织论文买卖
“我赢了。”2016年11月的最后一天,身陷论文可重复性危机的韩春雨对河北科技大学的同事说。[全文]
-
东京大学因学术造假撤销一中国留学生博士学位
据澎湃新闻12月1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官网11月30日刊发公告称,决定撤销已经授予一名中国留学生的博士学位。这是东京大学150年历史上第六次撤销学生的博士学位。[全文]
-
《自然》杂志向“掠夺性”期刊宣战
很多行业在晋升评级的时候,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只要花几千块钱,就能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发论文,这对有需求的人来说,无疑是条捷径。像这些并不注重内容质量的期刊,被称为“掠夺性”期刊。它们无法提供科学应有的严谨和透明性,在业内广受批评。如今,它被《自然》杂志盯上了:“掠夺性”期刊已成全球性问题,对推进知识无益。[全文]
-
当代中国的劣质学术生产机制:从“逼良为娼”到“制造平庸”
学界的行政化和学术的官僚化,会造就一批以官取学、以学谋官的官学两栖动物;会用一种平质化的学术评价体系把学术标准演绎成人际关系的交易;会让不学有术的投机钻营者占据了学界要津,把学界变成滥竽充数者浑水摸鱼的江湖,使平庸排挤了高明,劣币驱除了良币。[全文]
-
厦大回应附属医院院长博士论文抄袭:是为学术不端,不构成剽窃
厦门大学正式回应蔡建春博士论文抄袭的报道,称其为学术不端,但不构成剽窃行为。[全文]
-
厦大中山医院院长博士论文抄袭学生:连致谢也抄
拥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头衔,蔡建春近日再次被举报:其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涉嫌抄袭。[全文]
-
日本著名细胞生物学家论文造假坐实
《科技日报》8月6日报道,日本东京大学著名细胞生物学家渡边嘉典存在学术造假行为。[全文]
-
新华社:韩春雨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
韩春雨撤稿验证科学界“自净”机制新华社记者黄堃备受关注的韩春雨基因编辑论文争议事件近日有了结果,韩春雨团队在英国著名学术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发表撤稿声明。”确实,这次撤稿首先证明了科学界的“自净”机制,也说明了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以及学术研究的复杂性。[全文]
-
韩春雨撤了论文,但撤不了科学之思
近日《自然·生物技术》撤回韩春雨副教授团队去年发表的论文。一年多后,这场戏剧性事件终于给出了一个科学方面的阶段性结论。 这件事,对韩春雨个人的分析又可以分为科学上和人品两个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上,韩春雨做的恐怕都不让人信服。[全文]
-
韩春雨:我确定NgAgo真能基因编辑 还会继续做
盛夏夜幕下的河北科技大学校园,寂静得能清晰听到蚊子的嗡鸣声。偶有出现在校园中漫步的学生,他们神色如常,就好像任何事都没有发生过。[全文]
-
新华社三问韩春雨事件:撤稿是造假?如何解决争议?调查会启动?
据“红星新闻”8月3日报道,当天凌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在其网站上刊登出此前饱受争议的韩春雨团队的撤稿声明。围绕在韩春雨身上持续一年多有关NgAgo-gDNA基因编辑问题的争议,终于,以他的主动撤稿而告一段落了。[全文]
-
科技部核查107篇论文被撤:486人有过错
7月27日下午,科技部等部门在北京召开通气会,通报了《肿瘤生物学》集中撤稿事件彻查处理总体情况。被撤稿的论文到底有多少存在问题?涉事作者又将面临怎样的处理?[全文]
-
北大女博士涉论文抄袭被撤销学位 诉母校终审胜诉
据中国青年报7月27日报道,北京大学女博士于艳茹因涉嫌论文抄袭被母校撤销博士学位一事尚未尘埃落定。[全文]
-
曾撤回中国107篇论文的期刊,如今被SCI除名
据澎湃新闻7月19日报道,曾撤回107篇中国医学论文的《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期刊,如今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除名。[全文]
-
中国科技界连遭国外撤稿 科协印发道德自律规范
据新华社7月16日报道,为弘扬科学精神,进一步加强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中国科协近日正式印发《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并提出坚守“四个反对”的底线。[全文]
-
媒体:谷歌不仅收集用户数据 还收买学者做有利报告
当地时间7月11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源自“问责运动(Campaign for Accountability)”组织报告的报道。报道详细介绍了谷歌代表跟多位教授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前者通过金钱手段让后者撰写一些能够起到影响政治和学生作用的文章。[全文]
-
光明日报谈留学文凭造假:为何能够一路绿灯?
说到底,认证机构的一些人员放弃了监管责任,成了假学历认证利益链上的一环。文凭公然造假,不仅败坏了留学的声誉、扭曲了教育的宗旨,而且也滋生了腐败。[全文]
-
中国工程院院士:警惕“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现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李连达,在正在长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医生的首要职责是治病救人,要警惕做1000台手术和救100个病人不如发1篇论文现象。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