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香港,一座富裕但不先进的城市
要举例说明香港的“不先进”,完全可以浓缩在一场约会中。首先带齐“三件宝”——八达通、现金、信用卡;出门搭红VAN、港铁,或打的收硬币;到米其林饭店吃饭,取手写纸质号,站着等位;AA买单时,大家开始翻遍全身搜刮“散纸”凑零头。[全文]
-
香港建制派联署“剪布”,反对派的大招能否被终结?
10月9日,37名香港立法会建制派议员联署,提出修改财委会及辖下两个小组委员会会议程序的五项建议。此举被视为建制派对反对派“拉布”大招发起的猛攻。当然,反对派决不会甘心束手就擒,他们也正准备发动反击……[全文]
-
一下来了一大波香港爱国青年,除了聊观网还聊些啥
香港反对派主导舆论话语不是靠讲清楚理论,而是靠对香港的现实问题进行歪曲而误导香港市民。在现今的香港社会,相当多的社会问题都被反对派歪曲为“中央政府与内地居民造成的”,这是香港与内地产生隔阂的一个根本原因。[全文]
-
那些爱在“民主墙”上贴海报的人,其实最抵制民主
香港高校的校园内都有“民主墙”,“民主墙”上的讨论也很多,但这些争论的内容其实跟自由、民主没有多大关系。这些“民主墙”更多是用来发泄不满、宣扬“港独”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从来没有给不同的声音一个民主讨论的机会,成了宣扬“港独”的“一言堂”。[全文]
-
我,在“身份迷失”中成长的香港女孩
初中之后我们开始接触中国历史科,详读了鸦片战争和香港沦为英殖民地的来龙去脉,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自己身份的迷思。我们八零后这一代,中学时几乎都有辩论过这样的题目:“我是香港人VS我是中国人”。[全文]
-
回看香港特首选举 有个新变化
4月11日,林郑月娥正式接受中央政府任命,成为香港回归后第五任行政长官。回顾此次特首的竞选过程,有两个显然有别于以往同类选举的新现象:一是,若干建制派重要人士第一次得到反对派全力支持,而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二是……[全文]
-
林郑月娥胜选是“一国两制”的胜利
“一国两制”是香港社会的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里,一直有两种力量博弈:“一国”和“两制”。有的时候人们强调“两制”多一些,有的时候强调“一国”多一些,二者不可能绝对平衡。此次林郑月娥当选说明香港政治态势正在发生变化。[全文]
-
最近香港那些事儿,咱一件件评
香港社会有个普遍问题:只读半部基本法,把关乎一国的内容通通略去,凡有援引皆斥为破坏香港自治。我在香港教过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对“一国”理解困难,或故意不去理解。[全文]
-
判决港警入狱,英国法官安的什么心
负责此次判决的英国法官杜大卫,居然以“良善的愿望”为由而屡次轻判甚至不判以暴力方式冲击香港基本秩序的暴徒。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司法独立”旗帜下的“自由心证”?“心”是有政治属性的,当法官的“心”变质以后,“司法独立”岂不成了“司法独裁”?[全文]
-
还闹腾?“人大释法”针对的可不只是这两人↓
在本次之前,人大仅对基本法进行过五次释法,从任何一个方面看都不算多。而此次释法之后,在香港社会引起纷杂的议论,也证明确有释法的必要。在“港独”甚嚣尘上的背景下,这次释法是在更高的层次上为香港实现有效管制确定规则,并非只是针对梁游二人的就职宣誓。[全文]
-
凭什么再给辱华议员一次机会
宣誓是一个严肃的法律程序,在一般情况下,只要宣誓者以惯常的语气,读出全部誓词,则无理由质疑宣誓人的诚意。但今次事件显然并非这样,梁游两位不是因为无意而为的错漏,而是因为清楚表达了自己意志。我们凭什么以为给予机会让两人正常地读出誓词,他们对誓词的恶毒意志就已改变了呢?[全文]
-
香港《成报》的突变必有黑幕
香港《成报》这家一直被认为是“亲中”媒体,近日忽然“变脸”,把矛头对准特首、中联办负责人,甚至攻击中央负责香港事务的领导人。一些分析人士把目光投向该报董事局主席、内地商人谷卓恒,他在2015年犯事,因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遭到深圳警方通缉。[全文]
-
粤语在香港真的“高人一等”?
他用粤语向我问路,虽然我听不懂,但看他拿着新生入学须知,猜他在找院办公室。我用普通话说:“不好意思我不懂粤语,不过,你是不是想去院办公室?坐电梯去七楼就好了。”谁成想,他暴跳如雷,转用普通话骂道:“听不懂粤语你来香港干什么?”[全文]
-
专访|香港能成为一带一路的“超级联系人”吗
我们希望更多香港人能够注意到香港的这次机遇。对于年轻人的改变,每一代都说一代不能和一代比,有的是好,有的是坏,但我相信只要环境是开放的,有竞争的压力在,年轻人必须要跟着时代大势去发展,不能停留在后面。[全文]
-
委员长来视察 反对派甩脸子给谁看
香港是高度自治,而不是独立政体,反对派必须认清一个最简单的现实,就是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不在讨论范围内的,除此之外,关于香港的内部事务,反对派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如今,反对派正走向一条危险的道路,此次委员长视察香港,反对派的种种作为,就是对自己定位错乱的一个缩影。[全文]
-
比本地港独更独的人来自内地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梁天琦六岁,他说自己曾模糊地想过“为什么香港要回归中国”,“为什么原先香港的‘蓝色旗’会变成‘红色旗’”。谁料补选过后,梁天琦自揭身世,母亲原来是新移民,来自湖北武汉,他一岁时随母来港定居。自己出生内地,反而变成反内地的急先锋,骂比自己后来者掠夺香港资源,如此荒谬虚伪,怪不得惹人责难。[全文]
-
起底“港独”的新谬论与新阴谋
“本土”论述发展至今,已经黔驴技穷,以“独立建国”而不是“本土主义”为政治诉求的本土派不得不寻找新的论述框架,以便继续动员群众。今年4月,本土派组织发言人梁天琦印度演讲时提出主张:“独立建国”是香港加入世界范围内的“解殖运动”。此言既出,舆论一时语塞。[全文]
-
香港青年搞“独立+”创业,美国是投资人
“独立+本土”、“独立+电影”、“独立+传统政党”,这正是部分香港青年人“创业”的方向。在零售业不景气、旅游业不景气、世界经济不景气的今天,部分年轻人以为从政是一条“上岸”的新途径,特别是在经历了“雨伞革命”和立法会否决政改方案的“后政改”时期,他们以为只要能乘着“分离主义”的东风,就有机会在大时代中分一杯羹。[全文]
-
“港独”并非异想天开的胡闹
如果我们拨开“港独”的外表面纱,会看到“港独”的目标其实根本不是简单地追求独立,而是别有所图。所谓的“香港独立运动”并不是一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独立运动”,而是某些政治势力针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的一部分。[全文]
-
政治众包?港独政党原来早就想好如何甩锅了
作为“第三方”的香港众志差不多无需承担政治、经济风险,如果成功,众志党大可在军功章上记一笔;如果失败,就是群众的错。所谓“众志”,其实只是“众包”,换一种动员方式,让港人为其打工,达到政党的政治目的。[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港反对派多次侮辱国旗 竟称“就是故意的,不认罪”
-
港“保钓英雄”侮辱国旗受审 当庭不认罪:就故意的
-
港反对派成员辱国旗被捕:扬言故意犯法 不求法官仁慈
-
创始人一辞一逃国外?“港独”组织濒临解体
-
“港生奏国歌拒肃立”被指系预谋 媒体假扮亲友入场
-
立法会外 "港独"成员疑持枪示威被捕
-
香港又有人想搞“占中”?!
-
他用气枪击碎驻港部队官邸玻璃,被判入狱两周
-
澳门中止苏嘉豪议员资格 曾参与“太阳花运动”
-
刚被保释就上街 黄之峰竟搞“反威权”游行
-
旺角暴乱"总指挥"潜逃英国?通缉!
-
说吧,欠香港立法会的钱啥时候还?
-
警惕!“台独”牵线,日右翼赴港搞“反共联盟”
-
李飞赴港宣传基本法:50所中学直播 反对派竟呼吁红巾盖眼不要看
-
历时26小时 香港立法会通过一地两检
-
这次嘘国歌的还有他!
-
沉渣泛起?又有组织向20所学校发“港独”传单
-
香港反对派竟用《国歌法》恐吓市民
-
侮辱国歌可判3年 《国歌法》列入港澳基本法附件
-
中央再提对港“全面管治权” 意味深长
-
-
· 香港反对派 ·
-
港球迷再嘘国歌 港议员斥:专门搞事分子!
-
除了“港独”,香港教师摇篮里竟出现更冷血的言论…
-
诸“毒”聚日散播“中国崩溃论”,日本军官参加
-
我要上观网|关于香港的繁简字之争,这几位读者有话说
-
一道繁简转换题 竟被部分港人称为“文化侵略”
-
赛场又现港独 广东球员:向国旗敬礼是最好的回应
-
游蕙祯开直播搞错二战投降史实 网友群槽:回去念念书
-
BBC评年度百大女性 何韵诗赫然在列
-
上次被驯服,这次索吻……
-
原来这就是梁、游那间“互相打通”的办公室
-
梁国雄搭地铁当众“抠脚” 网友:隔着屏幕都有味儿
-
“学运”领袖在日本做节目宣扬“港独” 所在电视台:禁播
-
泰移民局:已将黄之锋列为危险人物 此后不得入境
-
“港独”网民替梁天琦“泄愤” 扬言组团强奸被打记者女儿
-
激进“港独”分子梁天琦殴打记者 嚣张称“你中了我几拳”
-
“占中”后迷茫 香港21岁大学生脱离反对派
-
麦唛想扮中国小朋友 被"港独"从"本土猪"里开除
-
香港反对派竟声称:周日前兰蔻不回应 将发起行动
-
港反对派闹事抗议弃用何韵诗 兰蔻全线歇业
-
李泽楷及电讯盈科发声明:“港独”是完全没有可能发生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