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岂:可燃冰前景美好,但还有一项制约因素
关键字: 可燃冰能量晶体天然气能源安全清洁能源能源战略【文/bt36专栏作者 殷岂】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随后,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
笔者在看到这则新闻时的第一反应是,能量晶体。因为可燃冰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让笔者想起来星际争霸中的资源之一:能量晶体。不过实际上可燃冰的实际外貌并没有能量晶体那么高大上,甚至说是“土不拉几”的。
可燃冰固体状态
第二反应则是,通常来说作为一项科研成果,能够收到来自国务院发来的贺电,那说明这项成果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那么意义在哪呢?
2015年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比例
首先从世界能源消费格局来看,天然气消费已经占到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约25%。我国由于传统能源结构延续的问题,煤炭消费依然占到大头,2015年的数据是差不多63%,作为同样是一次性能源又相对清洁的天然气,消费占比只有5.9%。探寻下这些天然气的消费结构,居民用气占到21.5%,车辆用气占比也在20%左右,而工业和化工用气则占据约40%的比例,剩下约18%则是发电用气。
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种类占比中,煤炭消费占比达63%
以最终能源消费方式来说,发电是所有能源消费的最大头,这其中煤电的用量占比和总体能源消费比例基本接近,天然气在电力能源中的占比相比能源消费总比例则是腰斩近一半,仅有不到4%的用量。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气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这两年煤炭的行情下,上海某火电厂在使用从东南亚进口低价优质煤炭的情况下,发电成本仅1毛有余。因此在上网电价不超过3毛5的情况下,电厂依然能保证良好的运作和营收状况,用时下网络流行的话语来说,那真的是美滋滋。
天然气发电就没有这么“美滋滋”了,以2014年的数据为准,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价格约为11美元/Mbtu,折合到每立方米人民币价格约为2.3元。在假设电厂使用超过百分之五十热效率的先进发电机组的情况下,每度电的净发电成本至少为7毛钱,如果把厂用电、人力开销、设备折旧损耗等各种附加成本计算在内,每度电的成本要更高。也难怪有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向笔者吐槽,调峰用的天然气发电厂,不开机是赚钱的,因为有国家补贴,开机了,那钱就像水一样在往外流,有补贴也止不住。
为什么会这样?
一则,是进口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价格本身价格较高,二则,我国的天然气源中心大多远离消费中心。无论是哪个原因,都会造成天然气使用成本的上涨。
由于我国天然气产地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即便是有西气东输工程的情况下,东部沿海的用气成本也远高于西部,因为长距离运气本来就是一件成本不低的事情
所谓中国的能源消费中心,自然是指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细究的话无外乎以北上广为中心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从城市燃气价格阶梯结构图上可以看到,靠近气源的西部地区气价远低于东部沿海。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王宇波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