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调查“雪乡宰客”事件:导游揭秘宰客“三步走”
关键字: 游客东北雪乡业内人士揭秘“雪乡游”宰客“三步走”
被誉为“中国雪乡”的黑龙江省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双峰林场,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一个传统林区。1999年,因林木资源减少,提出围绕“雪大、雪厚”发展以“中国雪乡”为核心的森林旅游业。
“雪乡”之美很快被一群摄影爱好者发现并传播出去。2008年后,雪乡游客开始大幅增加。据统计,2016年雪乡实现旅游产值2.3亿多元,直接带动当地餐饮收入3032万元、住宿收入3498万元、山货等购物收入5598万元,带动区域旅游相关产业收入5亿元。
红火后的“雪乡”开始出现“宰客”事件。2015年1月有网友曝光,当地一个“天价炕”住一夜价格达3200元,引起舆论关注,相关部门开始加大景区旅游环境整治力度。
这些“宰客”是如何运作的?一位曾经营过“雪乡”旅游线路的导游透露了业内“宰客三步走”套路:
第一步“备料”。三四个人合伙开一家“小旅行社”,租赁一个店面、一辆旅行车。
第二步“圈羊”。到外地人集中的车站、宾馆等地发小广告,花言巧语并以超低团费哄骗、吸引不明真相外地游客报名。
第三步“宰客”。把游客用车运到郊外,威逼恫吓让其购买高价自费旅游项目。
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旅游局局长刘忠才等人表示,雪乡核心景区内监管压力虽大,但还在可控范围内。现在他们最头疼的是一些不法旅行社和“黑导”,严重损害了“雪乡”形象。
“宰客”事件一再发生为哪般?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及“雪乡”已经采取了多种举措整治旅游市场,但为何还会一再发生“宰客”事件?
刘忠才说,一些“宰客”的导游和旅行团往往不属本地,他们很难监管。此外,“黑旅行社”“低价团”往往没有正式合同以及行程单,监管部门想查处获取证据都困难。
大海林重点国有林管理局一些基层干部称,随着“雪乡”游客数量逐年增加,当地旅游监管压力增大,也存在人手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据了解,一些从事“雪乡”旅游的导游大多没有底薪,没有保险,就靠从游客身上获取利益。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浩进等专家认为,冰雪旅游市场季节因素较强,导致商家急功近利心理;一些“黑导游”零底薪、无保障,催生了唯利是图心理;地区或部门间“九龙治水”似的监管,容易产生监管漏洞;不少游客缺乏维权意识和积极性,助长了商家“宰客”的嚣张气焰。这些都导致“宰客”事件多发。
专家认为,当前国内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但旅游产品供给还跟不上消费升级需求。旅游市场诚信体系还不完备,法治意识较薄弱,行业管理、服务水平均有待完善和提高。
1月15日下午,黑龙江省旅游委、哈尔滨市旅游委和黑龙江省森工部门联合召开经营“哈尔滨——亚布力——雪乡”专线旅游业务旅行社约谈会议,教育告诫经营冬季冰雪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要守法诚信经营,严格导游管理。多部门将联合开展冬季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原标题:新华社调查“雪乡宰客”事件:导游揭秘宰客“三步走”
- 责任编辑:黎娜
-
快讯最新闻 Hot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
麦当劳改名内情:美方不让用原名,一气之下就…
-
有人寄7个橘子并不停催单,快递小哥看破一切并报警
-
舆论风波里 00后CEO拉黑了父亲
-
支持封杀PGOne就是网络暴民?你们就是对好人太坏,对坏人太好
-
这趟动车停车“等人” 知道原因后大家纷纷点赞
-
“中国仍然是好的学习者,但不是好的创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