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学者:中国将迎来物质精神“双复兴”
关键字: 物质精神双复兴复兴治理模式中国模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t36综合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9日发表文章《为什么说中国模式既是物质复兴也是精神复兴?》。文章称,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人类发展寻求新的治理模式。事实证明,中国模式对经济进步和物质发展行之有效。这一观点在最近闭幕的中共十九大会议上再次得到强调。
这篇文章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学者帕特里克·曼迪斯撰写。文章称,中国取得了诸多成就。例如,中国的高速铁路和现代公路,它们贯穿山脉,经过桥梁,将中国的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城市风光和高耸的建筑让中国内地城市看上去像数百个新加坡和香港。
最重要的是,数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进入了中产阶级行列。如今,全球1/3的百万富豪源自中国。鉴于中国取得了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功,有一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即中国的复兴模式是否也会带来精神发展?对于已经繁荣的中国,中国领导人倡导注重精神文明这一重要因素。
报道截图
文章称,佛教、儒家、道教等的场所都已变得现代化,这些证明一场精神层面上的复兴正在发生。
在中国各地旅游,作者目睹了这一现象:有越来越多的朝圣者拜访这些传统思想的圣地名山,像是安徽的九华山、山东的泰山、湖北的武当山等。
文章表示,中国领导人在持续近三个半小时的会议上,精心勾画了未来五年以及中国如何实现物质精神“双复兴”“的计划。
要实现中国领导人设想的国家复兴和文化传统复兴,个人和国家层面上的精神进步至关重要。
回首中美两国历史,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之处,那就是这两个国家在物质富足和精神充实上的追求。在美国,代表了这一追求的是''清教徒与新移民'';在中国,则是盛唐的僧侣和商人——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
美国创始人之一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愿景:强大的中央政府、国家银行体系、制造业以及靠海军保护的国家贸易利益,上述这些在中国正慢慢实现。事实上,汉密尔顿对政治、经济的设计蓝图帮助美国实现了其对手托马斯·杰斐逊的愿望——基层民主和宗教自由。
时至今日,这种紧张关系仍旧明显。当民主、共和两党内的汉密尔顿派与杰斐逊派们争论关于未来美国政府种种的时候,总给人一种美国的民主行将崩溃或已急剧滑落的感觉。
文章称,作为一个拥有中央政府“适应性领导力”的文明国家,中国在繁荣发展。这种充满活力的领导力和专业性能够解决腐败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世界,必须明智地予以关注。
文章称,在国际舞台上,随着中国开始发挥更大的全球作用,中美关系成为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许多人也在密切关注中美关系的发展,以及中美看似存在分歧实则有所重叠的政治思想。
作者表示自己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将如何让世界拥有不同的治理模式。中国领导人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
文章称,作为一个政府有“适应性领导力”的文明国家,中国在繁荣发展。这种充满活力的领导力和专业性能够解决腐败等问题。为了更好的世界,必须明智地予以关注。
- 原标题:美学者:中国将迎来物质精神“双复兴”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奕含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