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张图告诉你《外交政策》评出塑造中美关系未来的50人都有谁
关键字: 美国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未来外交政策影响中美关系未来中美关系50人名单中美关系科比中美关系周小平未来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谁能决定中美关系的走向?是北京和华盛顿的政治家,还是上海和纽约的商人?1月23日,美国《外交政策》网站首次刊发“太平洋力量指数”报告(The Pacific Power Index),评出塑造中美关系未来的50人榜单。这是一个大杂烩式的名单,既有政界和商界的风云人物,也有默默劳作在东莞的无名农民工;既有中国互联网上的意见领袖,也有NBA赛场上中国球迷热捧的大球星;既有美国大学的华裔教授,也有热情拥抱中国市场的美国市长……
50人榜单大体反映中美关系方方面面的现状,例如,对于国家网信办主任鲁炜,《外交政策》杂志是这样评论的,“作为中国6亿网民的看门人,鲁炜还具有和西方互联网公司的议价能力,比如扎克伯格最近就邀请他去Facebook总部参观。”
“成为基金创始人李世默于2013年6月在TED大会上发表演讲《两种制度的传说》,并引发国内外热议。”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是中国崛起的标签,他看起来瘦骨如柴,却最终成立了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大企业,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中国化的呢?”要知道,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创造了250亿美元的IPO记录。
谈及央行行长周小川,报告称,“周小川一直支持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制定的货币政策,在两国力量均衡上起到了微妙变化。”
同时,正如《外交政策》所称,“太平洋力量指数”并非只是这个影响未来中美关系的最强50人名单这么简单,而是某种关系的力量,有时候是相互碰撞的,50个人背后的故事塑造着中美两个大国的未来。当然,这个未来是无疑是美国十分期待的未来。
从《外交政策》确定50人榜单的选择就可以看到,《外交政策》推选NBA湖人队的球星科比,理由是——“他帮助NBA在中国受到持续追捧”,言下之意是帮助中国民众了解美国;
《外交政策》推选周小平,理由是——“网上反美情绪的代表,虽从未访问美国,却能为中国听众记录美国国内很多问题,有的是真的,有的是想象的,感情强烈,常常违背事实”。
《外交政策》推选香港“占中”小将黄之锋,理由是——“抗议活动没有实现进行民主选举的目的,但已经震惊西方媒体,使得香港和中国政府谴责西方“干涉”“殖民地事务。”
《外交政策》还推选解放军军官王栋,理由是——“入侵美国的电脑,进行网络攻击……”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是塑造中美关系未来的50人榜单?不是100人榜单?《外交政策》的榜单涉及两国的媒体和互联网、企业、文化和娱乐、教育、金融、军事和政府等领域,每个领域都刻意选择一定数量的人选,但总感觉还是漏掉了一些人。例如,达赖喇嘛,2014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意在白宫地图室会见达赖喇嘛,此举让中国好好思考中美关系。也颇为尴尬——不抗议不行,但抗议了也不大管用;
还有哈里?哈里斯,美国海军上将,太平洋舰队司令。目前,美军战略重心转移,正在推进“重返亚太”,并计划将60%的舰艇派遣到太平洋地区,这使得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变更尤为引人关注,而哈里斯的日裔血统进一步引发对于美国加强美日同盟的猜测。
以及CIA的窃听部门,2014年5月,美国《纽约时报》和德国《明镜》周刊同时刊发报道,棱镜门背后,美国的监控目标还包括数位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和多个政府部门及银行……
总的来说,《外交政策》费尽心思评出推动中美关系的50人,既有可圈可点之处,也留有不足。当然,中美关系十分复杂深刻,远非一本杂志或几个编辑就可以盘点清楚。现在就一起看下《外交政策》评出的50人:
翻页继续: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关文平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