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飞陨落:比海尔还赚钱的冰箱巨头,如何沦落到停产重整?
关键字: 新飞新飞陨落海尔据澎湃新闻1月4日报道,在河南新乡市宏力大道(中)上,一间名为“新飞招工处”的门面,已经被一把鲜红色大锁紧锁,招工处的斜对面是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下称“新飞电器”)的办公所在地。一座汉白玉雕像直冲正门,一台老式两门冰箱上顶着一个大球,正上方一只不锈钢制作的雄鹰作势展翅俯冲。
新飞公司正门“新飞冰箱”雕塑 本文图片均自澎湃新闻
由于连续六年多持续巨额亏损5.07亿新币(约合人民币24.83亿元),负债总额超过22亿元,曾经享誉全国的冰箱巨头新飞电器最终在2017年11月1日做出了停产重整的决定。
对于新飞的衰落,有人把矛头指向23年前引进的外资股东——新加坡丰隆集团,指其在掌握运营主导权后经营不善。也有分析认为,当地政府在对新飞品牌管理上的问题,影响了新飞品牌的声誉。不过,新飞员工朴素情感的背后,新飞“当家人”刘炳银先后错过“上市”、“多元化”机遇对于新飞命运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几经辗转,记者还联系到了多名曾在新飞内部任职的中高层人士,试图还原这家曾经辉煌的冰箱企业,如何从一家靠贷款发工资的小型地方军工企业,成为国内冰箱行业领头羊;在高峰期引入外方股东后,为何却接连错失发展机遇,逐步走向衰落。
“刘炳银”的黄金时代:曾入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十
“全厂累计亏损已达70余万元,企业连续3个月靠贷款为职工发工资。”这是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在1981年的状况,当时这家企业是隶属于原国家四机部管辖的小型地方军工企业。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是新飞最早的前身,那一年,刘炳银是新乡市无线电设备厂排名最末的副厂长。
曾任新飞党委工作部部长的李连印与刘炳银(右)交流。
当其他领导纷纷逃离这家“重灾户”后,刘炳银挑起了厂长的重担。为了让企业扭亏,刘炳银发动工人搞起了“短平快”的项目,依靠组装“黑白电视机”和“收录两用机”赚到了180万元。1983年,新乡市无线电厂不仅还清了全部欠款,而且还摘掉了亏损的帽子。
看到了电冰箱的热销后,刘炳银决定转产电冰箱并引进意大利飞利浦IRE公司的设备和技术。1984年12月8日,新乡电冰箱厂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新飞从此正式诞生。一期投资1800多万,6条进口生产线、9条国产生产线,10万台电冰箱生产线于1986年11月10日正式投产。
投向市场后,“新乡-雪花”牌电冰箱为新飞赢来了上海首届名特优产品博览会“金兔特别奖”等全国各地多个奖项,荣誉纷至沓来。
“后来也叫过新乡-菲利普,但是产生了法律纠纷,所以后来就改成了‘新飞’,飞字实际是取的‘菲利普’的菲字谐音。”曾在新飞辅佐刘炳银的一位“老臣”告诉记者。
1988年,新乡电冰箱厂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生产计划,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人均创利税均位居新乡市之首,新飞成了新乡市的明星企业。1989年新飞冰箱厂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利润2879万元。
“他虽然小学四年级都没念完,但是敢想敢干,有想法,管理非常严格。”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刘炳银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他曾公开表示“谁砸新飞的牌子,就敲掉谁的饭碗”。
1990年5月20日,刘炳银当着数百名新飞冰箱销售商代表、新闻媒体和新飞员工的面,抡起大锤砸向400多台不合格的冰箱。同年9月,刘炳银再次集中销毁了1000多台不合格的冰箱,“免掉了分管质量的副厂长,全厂停产一个月,全厂管理人员的工资下调30%,开展全员质量整顿。”
除了严格管理产品质量,不按常理出牌的刘炳银,还在那个年代大胆的打破了很多员工在国企的僵化思想。
在当时总有人认为,“进了新飞门,就是国企人;不管干不干,不少三顿饭。”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这句话当时是刷在墙上的,刘炳银是真处理人。”上述人士告诉记者,刘炳银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铁工资、铁交椅、铁饭碗”的僵化制度,搞竞争上岗,干部能上能下,“一个副厂长因为干得不好,直接免到厂区推板车。
1991年12月18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新乡电冰箱厂为基础,联合省内外数十家电冰箱配套件生产厂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组建成立了河南新飞电器集团。
- 原标题:新飞陨落:比海尔还赚钱的河南冰箱巨头,如何沦落到停产重整
- 责任编辑:童黎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