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俄国不能失去红旗歌舞团?
红旗歌舞团作为俄罗斯和俄罗斯军队的象征,基本上严格遵循了俄军内部一条不成文的原则:不上战场、不在相关作战岗位的成员,除了对俄军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者,不授军衔,更不能当将军。[全文]
-
洋垃圾为什么喜欢来中国?
从本月底开始,中国将停止进口24种洋垃圾。然而很多西方国家已经习惯了把生产生活环节中产生的垃圾打包装船,运往中国。禁令一出让全世界垃圾回收产业都感到一场巨大的地震:垃圾没地方去了?![全文]
-
德国为什么也离不开煤炭?
人类在可持续能源方面的研究成果仍有限,经济性、稳定性、清洁性三大要素并存在人类能源市场上还是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使是发达的德国也概莫能外。保障环境健康和国民经济发展,是走钢丝一样的精巧活,比翻嘴皮子困难多了。[全文]
-
0.135km2圣殿山,3000年耶路撒冷争夺战
耶路撒冷是众多宗教信众心中的圣城,而提到圣城,便不能不提圣殿山。自1948年以色列独立以来,阿以双方围绕圣殿山已发生了多次冲突。圣殿山究竟属于谁,它为何成了两方心中的圣地,它又有着怎样的过去呢?[全文]
-
冰上丝绸之路:中国进入北极圈的突破口?
梅德韦杰夫在跟习近平主席的会面中,一个颇具亮点的概念进入公众视线——“冰上丝绸之路”。在可能到来的北方航线竞争中,玩家其实并不多,主要有三大: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北欧诸国。地球的最北端,正在上演一出好戏。[全文]
-
对抗恐怖分子3年却被伊军3小时击溃,库尔德人还能建国么?
在“伊斯兰国”三年进攻下仍顽强抵抗的库尔德联军,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被伊拉克政府军逐出了基尔库克,仅剩一支残军留下抵抗。此前库尔德人一直给人战力强劲的印象,甚至要公投和独立建国,而这一战却是重大的打击并暴露出其内部诸多问题。[全文]
-
巴拿马,为何曾沦为美国的后院?
6月13日,巴拿马正式宣布与中国建交,而此前中国已成为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使用者。第一大使用者当然是美国,美国东西海岸物资调度因此获得了一条廉价而可靠的水上路线。正因为这一层关系,巴拿马国的历史和美国深深地纠缠在一起。[全文]
-
一堆图告诉你,叙利亚为何自古难有宁日
叙利亚内战是殖民时代的延续,这一中东核心地带依然是域外势力和周边强国的角斗场。有些角色变换了身份(如美国取代英国),有些新角色加入进来(如伊朗)。直到中东地区出现真正的主导国家,可以将大叙利亚地区置于其保护之下,或许叙利亚人民才可以获得和平与稳定。[全文]
-
从印度雾霾里,我们能学到什么
中国人对空气污染深恶痛绝,但这绝不是中国一家之痛。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早期资本积累阶段,也都要经历这么一个糟心的时刻。觉得实在气不过的人完全可以看看我们邻居——印度。这个开挂民族的环境保护做得也挺不够意思的。[全文]
-
盘点2016非洲工程中国造
经过几十年的外交发展,中非合作已由政府援助主导逐渐向企业投资合作为主转型,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方式也不断更新。仅在2016年,非洲大陆上,从公路到码头,从城区改造到公园设计,都有中国企业承建的影子。本文将逐一盘点2016年中国企业在非洲的重大工程。[全文]
-
ISIS“罪在千秋”又多了个原因
帕尔米拉因重要的战略位置,成为ISIS同叙利亚政府军争夺的重点。曾是一个辉煌的“帝国”,今天却沦为一座古城遗址,帕尔米拉自古以来就战争不断。原以为遗址已是最差的结局,而ISIS用破坏文物的行为证明,那还不是“最糟糕的状况”。[全文]
-
在萨达姆和英美联战后,伊拉克的“上海滩”成了这样↓
当我第一次走上巴士拉的街头,几乎要哭了——这里还不如非洲。当迪拜什么都还没有时,巴士拉就有了海湾地区的第一处港口、机场和铁路。但经历萨达姆和英美联战后,已破落不堪。当地人Jamal认为伊拉克独立太早,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究竟对国家失望到什么程度,才会希望它继续做殖民地?[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