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洋:新内阁里混进个“鸽派”,就能掩盖安倍的野心吗
关键字: 安倍安倍新内阁河野太郎河野洋平鸽派中日关系【文/bt36专栏作者 陈洋】
经历了一系列改造后,新一届安倍内阁于8月4日正式成立。对于刚刚经历了日本防卫大臣稻田朋美辞职、女性参议员今井绘里子“小三门”,自身又丑闻缠身、支持率暴跌的安倍来说,如何组建一支新队伍来提振士气显得尤为重要,从人事安排上来看,安倍也确实动了一番脑子。
在此次内阁改造中,内阁官房长官、财务大臣等主要职位并未发生变动,这首先说明了安倍政权的基本政策不会发生巨大的变动。与此同时,安倍首相启用了“知华派”政治家、日本前众议院议长河野洋平的长子河野太郎担任外务大臣,以及对安倍政权颇有批判的野田圣子担任总务大臣,这也预示着安倍首相今后会在外交政策与内政方面进行一定的微调。
安倍率新内阁亮相,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由于《日本国宪法》的第68条赋予了内阁总理大臣“任命国务大臣”以及“任意罢免国务大臣”的权力,所以首相在遇到内阁支持率暴跌或内阁成员出现丑闻等情况下会进行内阁改造。这样做,一来通过调整阁僚的人事任命可以刷新内阁的整体形象,二来则可以唤起民众对新内阁的期待与关注。
此次迫使安倍首相进行内阁改造的直接原因,就是东京都议会选举的惨败以及加计学园丑闻、PKO日报隐瞒等问题,这导致安倍内阁支持率大跌。根据时事通信社在7月中旬发布的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降至29.9%,系2012年底第二次安倍政权成立以来最低值。在8月3日的临时内阁会议中,安倍晋三首相将新内阁称之为以最终结果为导向的“工作人内阁”,可见他迫切渴望取得实际成绩来摆脱舆论对此前“朋友内阁”的批判。
当然,首相借助改造内阁来摆脱执政危机,既有成功案例,但也不乏失败的教训。比如,根据日本经济新闻的报道,2003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进行内阁改造前的支持率为45%,改造后则猛升65%;2012年1月时任首相野田佳彦在内阁改造前的支持率为30%,而改造后则骤降至20%。
由于安倍晋三在此次内阁改造中,“挥泪斩马谡”地将首相接班人稻田朋美调出内阁,并将“反安倍”势力的河野太郎、野田圣子等纳入内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日本民众的认可。
日本共同社在4日发布的紧急民调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较上个月上升8.6个百分点,为44.4%;每日新闻在同一天发布的民调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安倍内阁支持率较上个月上升7个百分点,为35%。虽然内阁支持率有所回升,但不支持的比例依然占据半数以上,所以安倍晋三的此次内阁改造并不能说是完全成功,民意支持率依然在低位徘徊。
8月3日,在日本东京,新任外务大臣河野太郎抵达首相官邸。(新华/美联)
在本次的安倍内阁改造中,笔者认为最具看点的就是在核电站等问题上,对安倍政权颇有批判的河野太郎入阁担任外务大臣。
出生于1963年的河野太郎曾在美国乔治城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学专业,而且还曾在一些美国政治家的办公室中担任实习生。在今年6月初的香格里拉对话期间,河野太郎还曾用流利的英语向美方官员进行提问。鉴于日本外交长期以日美同盟作为出发点,所以安倍首相的这一任命显然是看中了河野太郎在美国政界的广泛人脉以及流利的英文水平,这将有助于与美方高级官员建立良好私人关系以及巩固日美同盟关系。
当然,笔者认为安倍首相将外务大臣一职委任给河野太郎,并不完全是为了巩固发展日美同盟。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