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人的自由选择模型靠谱吗?
美国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卢卡斯,他提了一个微观基础理论,说人是自由的,每个人多少自由度呢?3/N。但是我告诉你所谓的新古典经济学描写的市场经济,什么理性人自由选择,都是奴隶。因为每个人连一个自由度都没有,而物理学一个粒子,就有六个自由度。[全文]
-
毒品枪支拯救美国经济?
除了毒品自由化,美国还有一个经济增长点。新年前后,美国发生了大规模枪击案。所以今年我参加华人的新春团聚,最最守法的华人华裔家庭都在议论什么?全都是去买枪、练枪,要自保,警察都不能保护你了。所以现在美国是人人自危,但是枪支经济繁荣。[全文]
-
罗杰斯破解市场迷雾的经验之谈
罗杰斯把政治是否清明也视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他在旅行中注意观察各国腐败的程度。我问他有什么办法观察,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最知道这些官员是否腐败的是妓女。她们给你的信息超过政府部长给你的信息。[全文]
-
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特朗普已“中气不足”
特朗普在“通俄门”的围攻下,不得不把美国竞争对手的次序调整下,先提俄罗斯,再提中国。但是他马上说普京打电话,感谢美国中央情报局给俄罗斯提供一个情报,帮圣彼得堡避免了一次恐怖袭击。这意味着,他实际上还是强调中国是美国的最大竞争者。[全文]
-
东北发展要考虑地缘政治,出海口才是战略棋局
朝鲜核危机,国内媒体没人看到这是东北发展的历史机遇。最可靠的办法,就是朝鲜同意开辟一条中国从吉林到日本海的经济走廊,使吉林和黑龙江也有出海口。经济走廊可以建经济特区,由中国主导,朝鲜参与,同时吸引俄国、韩国和日本投资。[全文]
-
特朗普税改前途,比里根更凶多吉少
美国制造业的外移,是里根搞减税造成财政赤字和债务增加,推高美元的结果。现在特朗普也要搞这个,结果会是一样的。股市会出现泡沫,美元会走强,投机资本回流,但阻碍制造业回流。[全文]
-
新时代中国模式对世界有哪些启示?
中国发展了一个不同的国家治理制度,不是简单地用宪法、法治可以概括的。要具体说明中国特色的法治和西方的国家治理有什么不同,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此外,要解释清楚“西方自由”和“中国和谐”有什么差别。[全文]
-
华盛顿,中国顶尖学者自信对话美国鹰派智库
对话中,中国学者以自信的姿态全面质疑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美方学者提不出新理论来解释世界格局的剧变,他们充满了危机感,尤其是研究“中国威胁”“中国强权”的学者以攻为守,连连质疑中国国内改革的走向和外交路线的真实意图。双方的坦诚交锋,引发听众一波又一波的提问热情。[全文]
-
马云底特律访谈全文来了!经济学家真该向他学习
马云的讲话颠覆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特别颠覆掉一些经济学家所鼓吹的企业家强调产权及利己的本性。而且也颠覆了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不强调竞争者,强调长远目标;不强调激励机制,强调核心团队认同共同愿景;不靠法治规则,而是靠道德信任来凝聚共识;商业模式不是靠垄断而是靠分利,吸引全球中小企业加入,一起做大做强。[全文]
-
思想者论坛:不要神话那只“看不见的手”
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种成果不只适用于中国,也是可以推而广之的。[全文]
-
特朗普大幅削减企业税?坐着看戏吧
特朗普的减税方案要是通过,那我们就坐着笑吧,因为美国经济要倒大霉。美国减税相当于现在大观园已经入不敷出了,要给各房的富家子弟们减税,让别给王熙凤交钱了,最终还没等到来抄家,自己先垮了。特朗普真正的主张实际上是,学中国搞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他暂时不敢这么做。[全文]
-
美国发动战争,中国主导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对抗不了汇率自由化的波动,所以要防止这个汇率波动,就要去购买美国国债,等于是去补贴发达国家的金融;而发达国家用他们的金融霸权,购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核心企业的控股权,然后你赚钱的利润回流到美国,来养他的高福利。这就是金融制高点,美国花了60年才占领制高点,中国20年左右,就可以做到。[全文]
-
盲目吹捧这三人 严重误导中国经济学界
亚当·斯密、哈耶克、科斯,这三人是经济学教科书热门。然而,盲目吹捧这三人,只会严重误导中国经济学界……本文为《眉山论剑》的第三、第四集。[全文]
-
西方国家打金融战争 是阳谋不是阴谋
美国和中国,谁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4月11日观视频更新系列节目《眉山论剑》,主讲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平老师帮观众捋了捋。[全文]
-
特朗普就职礼:全球瞩目下的表演 老态毕现
美东时间2017年1月20日,政治“门外汉”唐纳德·特朗普终于得偿所愿,入主白宫。在这可能改变世界历史的一刻,bt36邀请多名专家学者分享自己的观感。专家们刚被特朗普的雄心撞击,抗议就职的示威就越演越烈了……[全文]
-
曹德旺美国建厂是件好事
美国也在学中国招商引资,对中国改善投资环境有竞争压力。这是好事。中国税费高,物流能源成本高,部分是基础建设的成本,部分是学西方搞福利制度的成本。另外,美日强大起来后的跨国企业,都是在全球建设自己的产业链的。只有这样,中国未来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