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中心论不再重提,西方中心论必须结束
今天的世界,西方的全球霸权已开始解体,五百年一次的大变局正在发生,那些支撑了西方全球霸业的“精神武器”也都将失去效力。拆解掉虚假的“西方中心论”,还真正的历史以本来面目,这也是中国学界当下的一个历史性机遇。 [全文]
-
外人看不明白的事,伊朗人却都清楚
从伊朗动乱发生后中国媒体上的舆论反应看,大多没有脱出美国和西方所设定的概念框架。伊朗有着比中国还要悠久的历史,而且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世界历史的中心,要真正读懂这个国家,也必须像读懂中国自己一样,深入到上下数千年的时空中观察。[全文]
-
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呼唤崭新叙事
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延续了建国以来将历史视为朝向未来目标不断前进的观念,这一观念已根深蒂固,所以新时代的提出,能够直接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并继续保持目前的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从世界当前形势看,新时代的提出,让中国进一步展示了一往直前的姿态,展示了继续当前道路不动摇的姿态。[全文]
-
中国社会主义的古文明渊源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入中国之后,迅速实现了中国化,并成为新中国60多年政治实践重要指导思想,最为本质的原因,是因为现代中国继续保持了其“天下”型定居文明的基本形态,而没有改变成其它形态。只要这个基本文明形态不改变,中国诸子百家的古代社会主义思想精华一定会影响今天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全文]
-
“下层社会儒家思想”与中国今日之现代化
在中国踏上现代化征程第二阶段的今天,尤其需要中国本土思想资源创新。毕竟,中国作为大一统国家性质不会变,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不会变,“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会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会变,而这些,无不是伟大的中华儒家传统中的固有之义。[全文]
-
“下层社会儒家传统”是孕育革命思想的母体
同样都是继承儒家传统,都是结合中西学问,而且康梁二人还堪称是毛的启蒙老师,为什么反倒是后者异军突起,不仅建构出一套完整思想体系,而且切实应用到了中国革命实践中并取得了成功?答案恐怕就在“上层社会儒家传统”和“下层社会儒家传统”的差别之中。[全文]
-
“中国思想”浴火重生的路径
集中关注“中国思想”,会看到一个惊心动魄的凤凰涅槃过程——伟大的“中国思想”通过自身的裂变实现了一次浴火重生。在马列主义与“下层社会儒家传统”的结合中,诞生出一套全新的“中国思想”。其主体,就是被称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全文]
-
伟大的时代终将复兴曾经灿烂的“中国思想”
今天的中国,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已经进入了又一个伟大时代,国家的运势、文明的运势,都显出蓬蓬勃勃不可遏制之气象。在这个时候,那个曾经灿烂辉煌长达数千年的“中国思想”,怎么可能不再一次复兴呢?[全文]
-
前沿理论探索:要不要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
当然,还是可以继续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原来的含义肯定变了,而且逐渐产生出一个理直气壮的反问:既然主要是强调中国的独特性,既然中国已不再需要某个社会主义模范去对照追赶,而当前的中国道路越来越被理解为是自身历史逻辑的演进结果,那何必另加特色二字呢?[全文]
-
西方神话何时破灭?要等中国知识界!
很多严肃的知识分子正当真地研究“西方衰落”问题和“后西方”时代,反倒是非西方国家的知识界,出于某种目的甚至某种利益考虑,死守西方神话。西方神话将如何破灭,现取决于非西方国家知识界将如何觉醒,如何放弃旧的观念,重建新的认知。[全文]
-
这是一个“悲歌时代”,也是一个“欢歌时代”
上周,郑永年教授又发出严厉批评,称“中国的知识界则进入一个悲歌时代”。但郑教授的论述里,有一个很可能自己没意识到的问题:被拿来当作论证工具的那些西方启蒙时代和中国古代的“知识”,看起来也不像是“真知识”。[全文]
-
7800亿还不足以改变世界,但“人民金融”一定能
一种必将服务于“东方化”进程的、本质上不同于“西方金融”的“中国金融”终于出现。其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家金融”“新贵族金融”“新殖民者金融”不属同类。这点早在中国成立之初就已确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输出的金融资本,本质上也仍属“人民金融”。[全文]
-
“一带一路”的深水区藏在“国家背后”
对于中国来说,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国家的背后”这部分与西方的自由主义模式并没有根本冲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自由主义盛行的结果,但与“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模式之间,却可能存在很大冲突,在某些国家甚至可能难以充分融合。[全文]
-
广土巨族,一个更宏大的中国故事
在欧亚大陆中部的大中东地区,几千年来先后出现过几十个巨大的帝国。但若按照秦汉帝国的标准衡量,都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大一统。真正意义的“西方”,只是一个晚于所有主要的东方文明3000年到2000年才出现的、靠编造世界历史才把自己打扮成悠久文明的“暴发户文明”。[全文]
-
“暴政亡秦”这个说法太绝对
所谓的“暴政亡秦”这个说法绝对站不住脚。如果它果真是暴政我绝不包庇它,说暴政而亡秦的人,不妨认真去下功夫研究秦法,如果你研究秦法能得出结论它是一部烈法、恶法,那么你说秦亡有暴还有基础可支撑。否则你仅仅是拾人牙慧,是把暴秦当口号去唱。[全文]
-
新战国时代,是时候回望大秦了
3月25日,bt36“观天下讲坛”特别邀请《大秦帝国》小说作者孙皓晖先生与政治学者文扬对谈,纵论“大秦帝国与今日之中国”。本文为对谈实录。[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