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未都《观复猫:我和跟你过个节》之元旦篇:一月一日称元旦,是“中为洋用”
关键字: 马未都 猫马未都书观复猫:我想和你过个节元旦放假元旦历史在元旦这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常说的祝词总少不了“新年伊始,气象万千”。
元旦,即新年。“元”,汉语含义即开始、第一。“旦”即日,早晨天明的时段,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元旦”即新年第一天。古代也有元旦,但古代的元旦是今天的春节。一直到民国开始使用公历年,才有了今天的元旦。
民国著名民主革命家黄兴的这首诗,开篇直入新年新气象,“万家箫鼓又喧春,妇孺欢腾楚水滨”,气象欢腾。元日新风,自是千霜万雪消尽,一片欣欣向荣。
节日起源
《尚书·虞书·舜典》说:“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很多人认为这是元旦的来源。4000多年前,尧舜盛世时,尧勤政于民,无私天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尧年老后,经过长期的考核,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确定继承人为舜。舜于正月的一个吉日,在尧的太庙接受了禅让的册命。舜执政伊始,先祭祀天地和先帝尧。人们把这一日当作一年之始,正月初一,即“元正”。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中国的历法了。相传尧舜时期,羲和、羲仲在河洛地区观察日月星辰以定四时月份,并有了历法。但因为时间久远,史书对此的记载都比较模糊,而且传奇色彩比较浓厚。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历法。据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记载,当时已经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共12个月。根据夏历推测,尧舜时期也是12个月,其时元正日,即正月的某一天。
中国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元旦,但历代的元旦时间不同。据《史记》记载,夏朝的夏历以孟春月,即一月,也叫元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即十月为正月。汉武帝以后,改用司马迁、落下闳创制的《太初历》,重用夏历,以一月为正月。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这个规定也一直沿用下来。所以说,中华民族长久以来都是认为元旦是农历大年初一,直到民国元年改为采用公历1月1日为元旦。
我们过去没有公元纪年,公历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纪年方式,辛亥革命以后才传进中国。1949年9月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商定,为了跟国际上通行纪年一致,把“元旦”的含义由大年初一转到了公历的第一天,把原来的那个元旦改叫“春节”。这是近代“元旦”这个概念的来历。
在古代,元旦是比今天的元旦热闹的节日,也是极为重要的节日。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的记载。因为是新元旦,历代皇朝都在这一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福祭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而在民间,除了祭诸神、祭祖先之外,还有写福字、写春联、放鞭炮等习俗,到了除夕,还有守岁、吃团圆饭等娱乐欢庆活动。
到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元旦还有了自己的假期。《假宁令》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自然就是元旦,唐朝人元旦放假七天,冬至放假七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活得非常滋润。到唐德宗李适时,因为国家刚经历了安史之乱,他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他格外勤勉,连元旦也不闲着,朝会结束还要检阅军队,各级官员也只能跟着他一起不得休息,于是引发抱怨。唐德宗就想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方法,即单双号,单号上朝、双号休假。这与我们今天的车辆限行有一比。
现在的元旦已成法定假日,虽然没有春节年节味儿浓,但作为世界新年伊始,自然初春之萌,还是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年轻人也为这一天发展出许多文化习俗,比如旅游。
- 原标题:马未都著作《观复猫:我和跟你过个节》之元旦篇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快讯最新闻 Hot
-
美国政府结束停摆 但只能运转3周
-
内地女生称在机场被骂娘泼粥 香港网友:快投诉!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