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核集团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型铀矿床,总体长度超过10公里
关键字: 中国 铀矿松辽平原 铀矿核电站 中国中核集团官网7月5日消息,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二四三大队在松辽盆地西南部又取得砂岩型铀矿找矿新突破,初步控制了一条砂岩铀矿带,总体长度超过10km,矿体厚度较大且稳定,平米铀量较高,有望发展成为大型铀矿床。经过多年来铀矿勘查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发展,沉积盆地铀矿找矿厚积薄发,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中核集团松辽盆地西南部铀矿找矿的突破,是继该地区探明宝龙山中型铀矿床之后又一新的重大找矿成果,为建设通辽铀矿大基地夯实了资源基础。
此前在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发现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契合我国目前对矿产品需求的结构变化
发现这一大型铀矿,正契合我国目前对矿产品需求的结构变化。
国土资源部网站7月4日转载《中国矿业报》的文章称,经济新常态下,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不是不需要“矿”了,而是我国的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矿产资源保障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对矿种的需求倾向性更加明显。
具体表现在:一是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以及铀矿、地热、浅层低温地热等清洁能源资源的勘查将成为重点;二是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将成为矿产勘查的重点。铜、铀、金、钾盐等国家紧缺矿种和战略新兴产业所需的矿种,勘查投入保持高位,石墨、锂矿等新兴战略矿产资源正在逐步成为地质找矿热点;三是对一些传统矿产资源的需求增速将放缓,维持长时间高位需求的态势,以煤炭、铁矿等为主的大宗矿产勘查投入将延续下行态势,今后一段时期内可能不再作为勘查重点;四是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的实施,地勘行业面临结构调整,从以矿产勘查为主转向资源与环境并重,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人才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等挑战。
中国大陆核电站分布示意图(来自维基百科,截至2015年6月)
世界核电形势:近几年铀矿供应可能产生赤字
《中国矿业报》今年6月曾刊文分析世界世界核电形势及铀矿资源。
文章称,自从2011年福岛事件之后,全世界对核电的未来感到不确定,使得铀矿价格持续走低。以铀矿为核心的公司股价也随之下降,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目前均已放弃了其核计划。然而,目前日本的反应堆正在慢慢恢复运转,其他国家对核能的态度也开始转变,中国和印度等国正在从其他能源转向核能。
许多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新的需求和新的铀矿投产缺乏,有可能使铀在近几年产生供应赤字。
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和国际能源署( IEA)等国际机构在2015年下半年公布了对全球未来能源市场的最新预测结果,其中包括对核电未来发展的预测。两家机构均认为,尽管核电发展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化石燃料价格低迷,全球经济陷入泥潭以及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影响,但全球的核电装机容量未来仍将呈现增长趋势。在国际能源署2015 年11月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15》报告中,核发电量将从2013年的2478 TWh 增至2040年的4606 TWh。
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得到国际能源组织和权威气候专家的进一步确认。2015 年12 月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巴黎协议,各国承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威气候专家指出,提高核能份额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自从2015年3月份恢复建造新的核电站项目以来,正一直致力于增加其在铀市场的份额。除了正在全国范围内建造的24座反应堆(以及其他计划中的项目)外,中国还在寻找哈萨克斯坦、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铀矿资源。亚洲国家也纷纷在与其他地方的核电巨头签署协议。
- 原标题:中核集团在松辽盆地发现大型铀矿床,总体长度超过10公里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周远方
-
快讯最新闻 Hot
-
关门第二天 特朗普急了
-
大陆会“武统”?蔡英文这回改口了
-
计时开始:美国政府关门第一天
-
普通话考试不及格 港生冲进办公室恐吓老师
-
特朗普帮中俄成为世界领袖?纽约时报怕是又砸了自己的脚
-
万豪“痛定思痛”,竟把台湾划到了日本…
-
雪乡导游被指一天打四人 旅行社:游客问题,他怎么不打别人?
-
这波电梯壁咚让不少家长愤怒了…
-
喂派出所吗?救人的民警结婚了吗?
-
任天堂重新定义游戏,童年梦想要实现了……
-
央视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延期,刘国梁又躺枪了…
-
看完这部国产剧 再也没脸笑话印度神剧了
-
特朗普“假新闻”奖终于公布了
-
“严惩中国剽窃知识产权,罚款大到超乎想象”
-
“诶,谁砸我?”
-
这幅抽象派作品让人想起了中国男篮的“热血”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