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吞“灯”一时爽......
据《北京青年报》12月28日报道,近日,一款糖果在网上陡然蹿红,它按照1:1的比例制成灯泡的形状,被不少人推崇为“吃得进去,拿不出来”的“神奇糖果”。 出于好奇心,不少网友尝试后表示,一旦放进嘴里,的确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糖拿出来,只能含化,而这个时间有时长达数小时。对此,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医学专家处获悉,这样的灯泡型糖果很容易造成吞咽困难、关节损伤甚至窒息等后果。[全文]
-
-
火锅店奇葩招聘:你能吃多辣,工资就有多高
都市热报12月19日消息,能吃辣的重庆人很多,面试遇到考核吃辣的倒是少见。近日,一名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一组“吃辣招聘”图片,并附文“越能吃辣工资越高”,立马引起网友围观。为何会有这样的招聘?能吃辣和不能吃辣工资有多大差距?昨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打探。[全文]
-
到底咋了?台媒称海底捞疯了,岛内火锅业者气炸
海底捞可免费自带食材?预定包厢不设最低消费?台湾餐饮行业和消费者在刚听到海底捞火锅这一“重磅消息”时,先是一脸懵X“真的假的?”……接着便开始了“狂欢”。在火锅旺季推出这样“挑战行规”的创举,台湾媒体纷纷表示不可思议,甚至打出“海底捞疯了”、“台湾火锅业者气炸了”这样的标题。[全文]
-
谢霆锋这一顿操作,网友已笑出猪叫…
这两天,微博上疯传一段谢霆锋不知道在捣鼓啥视频,画面鬼畜让不少人笑成猪叫:谢霆锋性子原来这么急的吗?[全文]
-
泰国“黑暗料理”获评米其林一星
12月6日,米其林(Michelin)发表其首份泰国曼谷美食指南,一家摆着塑料桌椅的小店“Jay Fai”成为唯一一家入选的街头小吃店,获颁米其林一星。米其林评价,泰国首都饮食“丰富多元,令人惊喜”。英国《每日邮报》6日报道,小店以女老板杰飞(Jay Fai)的名字命名,她今年已经72岁(也有说77岁),掌勺已经三四十年。她平时戴着宽大护目镜和绒线帽在露天灶头颠勺炒菜,颇有镜头感。[全文]
-
青岛市民迷上这种新食物 专家:再吃就灭绝了
据青岛电视台《今日》5日报道,近日,青岛市民迷上了一种新食物:“海知了”。据报道,这种“海知了”是可以吃的,但是,市民组团在海边挖“海知了”的行为,专家认为不可取:“海知了”是一种珍贵的海洋生物,对生态环境有修复作用,再吃下去,它们就灭绝了……[全文]
-
自热火锅安全吗?消防实测发热包真的会爆炸
近日,自热火锅等自热食品走俏市场,不少便利店、连锁超市都有“自热火锅到货”的宣传海报。与此同时,因自热食品引发的安全隐患也多次被媒体提及。[全文]
-
世界上首个昆虫面包出炉,猜猜原材料是啥?
据路透社报道,芬兰知名食品公司Fazer周四推出了号称“世界上首个以昆虫为材料的面包”,每条面包售价为3.99欧元,比普通面包贵上一倍。 昆虫面包,并非是像坚果面包那样,要把昆虫直接夹在面包里面,而是将冷冻过的蟋蟀磨成粉末,和小麦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制成面粉,每条面包大约要用70只蟋蟀。[全文]
-
-
-
· 吃货俱乐部 ·
-
我问你答:冬至,又到南方读者拒绝“饺子沙文主义”的时刻?
北方人似乎逢年过节,第一反应就是“吃饺子”。有道是:“中秋不端饺子碗,天上月亮没人管。鬼节不把饺子包,掉进油锅没人捞”。可也有部分南方网友对这种“饺子沙文主义”有想法,觉得“吃饺子”占据了主流话语权后,吃馄饨吃青团吃米饭的南方人似乎陷入了集体失语,宝宝不开心![全文]
-
不是把“萝卜开会”变成“群英荟萃”,就叫中餐西吃
曾尝过一套西式中餐,有一道菜只是炒青菜,不过采用了西餐摆盘,将青菜塞进碗里,扣在碟上成型上桌。炒青菜很烫,必须拨开散热才能入口,不明白造型意义何在。而且,炒青菜在合餐制的中餐餐桌上,与浓厚的主菜是很好的搭配,却并不适合“独挑大梁”。[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