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本副首相把亚投行比作“高利贷” 被当场喝止
11月29日,麻生太郎在当地上午举行的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污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IIB)是恶性“高利贷”。此番狂言立即遭到了在座日本在野党议员的“好言相劝”。[全文]
-
-
“日本应自我定位中等国家,别追求大国主义”
“日本应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日本前首相、东亚共同体研究会理事长鸠山由纪夫日前在东京接受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全文]
-
亚投行牵手亚行联合融资1亿美元 这次受益国是……
据新华社10月2日报道,亚投行和亚行日前第四次开展联合融资,帮助印度升级改造区域间电网系统并更多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全文]
-
日媒看一带一路:再不参与,我们就是坐以待毙
【bt36 编译/郭光昊】专题的第一篇文章,《周刊钻石》聚焦了“一带一路”问题。他们的记者亲赴新疆阿拉山口感受“一带一路”提出后,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同时,颇为担忧的指出,日本企业如果再不参与“一带一路”,那将不仅是错失良机、更是坐以待毙。bt36编译如下:[全文]
-
亚投行获惠誉最高信用评级
据央视网7月17日报道,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日前发布公告,给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AAA的最高信用评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这是亚投行在获得穆迪最高信用评级半个月后,再获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评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全文]
-
台当局屏蔽大陆消息 台投机分子借一带一路诈骗
近日,台湾出现假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或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名义对外大肆募资的诈骗行为,有骗称亚投行总部设于迪拜,还有鼓动台湾民众参与“一带一路”而对外募集资金者。台媒表示,因为蔡英文当局刻意过滤来自大陆的相关消息,以致台湾民众对“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感到陌生,才给投机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全文]
-
穆迪给亚投行Aaa最高评级 还点赞中国经济
据央视新闻6月29日报道,今天,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首次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评级结果为AAA级,短期外币发行人评级为Prime-1,这是穆迪公司评级标准里的最高级别。此外,穆迪还对亚投行的展望评为稳定,也就是对亚投行未来预期比较稳定。[全文]
-
韩总统出席亚投行年会:韩朝铁路相连,才能实现全新陆海丝绸之路
央视网6月16日消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简称亚投行)理事会第二届年会当日在韩国济州开幕。本届年会主题是“可持续基础设施”,为期三天,这也是亚投行第一次在中国以外举办年会。[全文]
-
-
-
日媒:中美因百日计划走近 日本很尴尬
亚太国家的贸易部长5月20日齐聚越南首都河内,召开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3届贸易部长会议。期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和“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11个成员国也分别举行了会议。美方进一步表明了退出TPP的决心,强调了双边贸易优先于多边贸易;而RCEP也加快推进,力争年内谈妥;加之“一带一路”峰会前中美公布《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美方还强调“意识到‘一带一路’重要性”,会议结束后,日本共同社于23日发文感慨,“亚太自贸区创建局势不明,美中接近令日本处境艰难”。[全文]
-
新媒:安倍对华政策未实质改变 示好系“战术调整”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日本近期释放出有可能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的信号,让中日关系呈现回暖迹象,但中国舆论与学界对中日关系改善仍持谨慎甚至怀疑的态度。[全文]
-
阿根廷申请入亚投行,G20只剩3国了…
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人民大会堂同阿根廷总统马克里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扩大两国各领域互利友好合作,推动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更大发展。会谈后,双方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联合声明》。[全文]
-
-
· 亚投行 ·
-
亚投行再扩容 下一步就看美国了
不容忽视的是,某些国家或势力抱怨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不公正”之处,他们的抱怨只能进一步恶化现行国际经济体系的效率问题。而作为一个生气勃勃的成长大国,我们自信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显著提升国际经济体系效率,把世界经济的“蛋糕”做大,造福世界人民。[全文]
-
一个既修墙又不得罪墨西哥,还能拉拢中国人的好办法
是否存在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使特朗普可以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美墨边境的隔离墙来创造就业机会、制止非法越境,同时还可以修补与墨西哥、民主党人、环保主义泛滥的加州甚至是中国之间的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全文]
-
无论谁上台,美国都应检讨对华战略
美国未能正确对待“一带一路”,反而帮助中国坐实了“一带一路”的收益。奥巴马自2011年以来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但它不仅内容空洞,而且与试图孤立中国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一样,反而使中国日益警惕美国及其盟友的围堵战略。美国的行动部分抵消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雄心壮志,促使中国走上“战略西进”的道路。[全文]
-
澳大利亚怕中国什么?
过去一周里出现的一些评论是对成功的中国侨民的诽谤。事实上,正如约翰·李在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博客上的文章所说的,澳大利亚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四分之一的研究生都是中国人。在这些创新的核心领域,澳大利亚需要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进取精神。[全文]
-
经济增长因素已在我,只欠国际规则
国际规则其实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间的竞争取决于实力,也取决于规则,因为没有规则,实力都是虚的。在座的谁能跑得比博尔特快?但如果改变规则,说跑50米就停下来解两道数学题,答对了再跑,这样在座的都能比博尔特跑得快。[全文]
-
亚投行“化敌为友”合作拿下首单,背后有何考量?
亚投行的第一个项目,竟然是由亚投行与亚开行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进行,这使得本以为两者会恶性竞争的局外观察者大跌眼镜。不仅而与此,亚投行最近敲定的另几个项目也分别采取与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联合开发的模式进行投资。这一“化敌为友”的策略,是怎么想的?[全文]
-
“一带一路”意义研究已基本终结
为什么现在学者不了解呢?个别学者一上来就说“一带一路”风险很高,这个话要分两方面来考虑的,风险防范是重要的,但风险永远有高利润的可能性。再则,商人肯定比学者要精明,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更知道哪里有钱赚,但学者要把这些成功经验研究好。[全文]
-
给中东换上“中国大脑”
一带一路在亚洲之外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欧盟顺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出了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容克计划”,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理念有所重合。而容克计划的推出,与中国智库的不断努力是分不开的。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正在体现中国在全球的“思想领导力”。[全文]
-